糯米團子是江南地區經典的地方小吃。老上海人的傳統早餐,在寧波和上海的一些地攤上,均可以見到這些特色的傳統早餐。糯米搟成薄薄的一張面餅,在上面放點榨菜,夾一根油條,卷成一個團子,就這樣,純正的上海糯米團就完成了。
糯米團等食品宜加熱后食用,老人、小孩或病人應當慎用。糯米年糕無論甜咸,其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都很高,對于有糖尿病、體重過重或其他慢性病如腎臟病、高血脂的人要適可而止。
此外糯米中的淀粉支鏈在加熱以后及冷卻以后的形態不同,糯米食品冷了以后,淀粉分子會增大,導致難以消化。
做糯米團子并不復雜,傳統的做法是將糯米用清水浸泡(如考慮炸好后果子太軟,可加適量平時食用的大米),大約24小時后用磨石將其磨成米漿,然后將米漿倒入大箥箕里,米漿面上鋪上兩層布料,然后在布面上倒入草木灰以吸收水份,待水吸干后解決草木灰即可加工制作油炸食用(也有將米漿倒入布袋用重物壓干或者吊起布袋漏干水份的)。隨著加工條件的改善,目前大多數人改用機器磨糯米漿,(仍有少數人用傳統的磨石)或直接采用糯米粉自由搭配。食材配比:糯米粉一斤、發酵面粉二兩(或者面粉)、白糖二兩半、白芝麻適量。
糯米團子制作主料:牛奶、糯米粉輔料:白糖、泡打粉、植物油;做法:1、糯米粉加泡打粉白糖拌均勻,加牛奶植物油一起和成光滑的面團,再抹上一層植物油,蓋上保鮮膜醒10分鐘左右2、把醒好的面團用植物油再揉揉,把糯米團用手揪一小塊,用手搓成一個小果子3、熱鍋涼油,油5成熱,加小果子,待浮起后不斷用漏勺底朝一個方向畫圈推壓小果子,讓它在油里打滾。隨著油溫的升高,小果子會越滾越大,等到顏色變得略黃時,開大火力,繼續推壓,炸到金黃出鍋瀝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