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中藥名。為檀香科檀香屬植物檀香Santalum album L.樹干的干燥心材。以夏季采收為佳。主產于印度、印度尼西亞,海南、廣東、云南及臺灣等地亦產。具有行氣止痛,散寒調中的。主治寒凝氣滯、胸腹冷痛,胃寒作痛、嘔吐食少,胸痹心痛等。
本品為長短不一的圓柱形木段,有的略彎曲,一般長約1m,直徑10~30cm。外表面灰黃色或黃褐色,光滑細膩,有的具疤節或縱裂,橫截面呈棕黃色,顯油跡;棕色年輪明顯或不明顯,縱向劈開紋理順直。質堅實,不易折斷。氣清香,燃燒時香氣更濃;味淡,嚼之微有辛辣感。
檀香為一種常見的香料和藥材,具有多種與作用,常見的有清香驅蚊、鎮靜安神、殺菌消炎等。
1、清香驅蚊:檀香具有較強的清香味道,可以幫助驅趕室內的蚊蟲和昆蟲。
2、改善氣氛:其令人放松的香氣能夠改善環境氣氛,幫助人們緩解和壓力,促進心情的平靜與放松。
3、鎮靜安神:檀香散發的香氣具有鎮靜作用,有助于緩解失眠、頭痛等不適癥狀,提高睡眠質量。
4、殺菌消炎:檀香中含有揮發油和樹脂成分,具有強烈的殺菌、消炎作用,可用于口腔潰瘍、皮膚瘙癢等問題。
5、行氣止痛:檀香入脾、胃、心、肺經,有理氣止痛的,可用于寒氣凝滯引起的胸痹心痛、胃脘冷痛等癥狀。
6、散寒調中:檀香味辛、性溫,具有溫中散寒、利膈寬胸的作用,適用于寒凝氣滯、胸膈不舒等病癥。還可用于由胃寒引起的疼痛、嘔吐食少等癥狀。
7、活血化瘀:對于冠心病、心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血管,有一定的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