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倉儲,就是利用自建或租賃庫房、場地、儲存、保管、裝卸搬運、配送貨物。傳統的倉儲定義是從物資儲備的角度給出的。現代“倉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倉庫”、“倉庫管理”,而是在經濟全球化與供應鏈一體化背景下的倉儲,是現代物流系統中的倉儲。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中只有“倉庫”和“倉庫管理”的概念,沒有“倉儲”一詞。中國倉儲協會組織,王國文、姜超峰、王佐、何明珂等幾位共同主持編寫的全國倉儲經理資質認證培訓教材,根據發達國家的研究成果與我國現代倉儲業發展的趨勢,提出了現代倉儲的內涵與外延、倉儲在供應鏈中的功能與定位。
倉儲是現代物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物流系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廠商研究和規劃的重點。高效合理的倉儲可以幫助廠商加快物資流動的速度,降低成本,確保生產的順利進行,并可以實現對資源控制和管理。倉儲的發展經歷了不同的歷史時期和階段,從原始的人工倉儲到智能倉儲,通過各種高新技術對倉儲的支持,倉儲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本文介紹了倉儲的發展歷程,分析了我國現階段的倉儲業發展狀況和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方法。
自從有了生產活動,倉儲就出現了,它是生產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隨著生產的發展而發展,在其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不同的階段。隨著我國制造業的崛起,物流業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倉儲越來越受到廠商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大大促進了人們對倉儲理論的研究,使其逐步發展完善,從而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建成的立體倉庫有300座左右,其中全自動的立體倉庫有50多座,其中高度在12米以上的大型立體倉庫有8座,這些自動化的倉庫主要集中在醫藥保健品、食品、通訊和信息、家具制造業、機械制造業等傳統優勢行業。在此基礎上我國對倉庫的研究也向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但是我國還處于自動化倉儲的推廣和應用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