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是利用各種光源照亮工作和生活場所或個別物體的措施。利用太陽和天空光的稱“采光”;利用人工光源的稱“人工照明”。照明的首要目的是創造合格的可見度和舒適愉快的環境。
光,有這樣的魔力,讓人類不畏艱難堅持不懈地走在追尋著它的漫漫長路上。燈的出現,為我們點亮了前進道路,告別黑暗,讓黑夜變得更舒適、美麗,在燈與光的世界里,經過人們持續不斷的改進,燈成為了科學和藝術的結合物,
照明經歷了從火、油到電的發展歷程。照明工具經歷過無數的革新,出現過火把、蠟燭、煤油燈到白熾燈、日光燈,發展到琳瑯滿目的照明燈、節能燈、裝飾燈、景觀燈、取暖燈,導航燈,指示燈,信號燈,小夜燈、曬圖燈、消毒燈、養植燈等。
燈的發展史是人類文明歷史的見證,這也是一部追尋光明的歷史,在燈具的發展歷史中,留下許多有趣的故事,燈光之家將采用倒序的方法帶大家走進這一歷史長廊。
長期以來,節能照明領域一直是產業政策和能源政策鼓勵發展的領域。自2002 年起,陸續出臺了《能源節約與資源綜合利用“十五”規劃》、《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2004)、《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2005)、《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2007)、《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2007)、《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2007)、《照明產品推廣財政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2008)等文件,促使節能照明行業獲得了快速、健康發展。2009 年,把照明行業列入《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重點扶持產業,為照明行業創造了合格的發展機遇。2011 年3 月,發改委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 年本)》,將綠色照明產品及系統技術開發和應用、應急照明器材及燈具列入鼓勵類目錄。
“十二五”期間,將堅持擴大內需的發展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將會加大機場、鐵路、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強生態環境建設。2008 年11 月政府常務會議確定了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戰略。大功率照明和特種照明配套工程將是這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重要配套工程。這些政策都為特殊環境照明行業提供了歷史性發展機遇。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基礎建設正在逐步升級,這將成為照明行業新的增長點。越來越多的大中型城市開始出現,相關的地鐵、航空行業得到進一步發展,與之相關的隧道、碼頭、機場等配套行業也將得到快速發展,這給本公司未來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